人物简介
吴焰,1961年生,男,曾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副部长、共青团中央金融工委书记等职。2003年8月起任中国人寿集团副总经理兼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总裁,2006年1月起兼任中国人寿股份总裁。2007年1月起任中国人保集团总裁,2009年9月人保集团股改至今,任董事长、总裁(2012年3月起不再兼任总裁)。经济学博士学位,高级经济师。中共十七大、十八大代表。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。
人物荣誉
1981年新疆财经学院金融专业毕业
1985年—1998年,先后任共青团新疆自治区委副书记;中共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委常委、博乐市委书记;共青团新疆自治区委党组书记;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副部长
1998年—2003年,担任中央金融工委团委书记、全国金融青联主席
2010年11月2日,获得金麒麟奖2010年度保险业风云人物
200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,主修国民经济学专业,获博士学位
2003年—2006年,担任中国人寿保险(集团)公司副总裁、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
2006年—2007年,任中国人寿保险(集团)公司副总裁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总裁
2007年—2009年,担任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党委书记、总经理
2009年—2012年3月,担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兼总裁,同时兼任人保财险、人保资产、人保寿险公司董事长
2012年3月至今,担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(副部长级),同时兼任人保财险、人保资产、人保寿险公司董事长
人物风采
2008年,在吴焰的带领下,中国人保以“本、策、道”为核心发展战略,掀起了一场“人保旋风”。全年保费收入跨进到行业的第二位,人保财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,进入世界前10大非寿险公司行列;人保寿险市场排名由前年的第19位上升到了第6位。在促进保险业务均衡、协同发展的同时,中国人保通过控股“新华闻”、入主中诚信托,结构性扩张取得重大突破,成为搭建起了保险金融集团架构。与此同时,中国人保顾全大局,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中提升自身价值,全力投入抗灾救灾,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,全面服务保障奥运,倾力社会公益事业,展现了优秀的企业公民形象。
作品精读
孩子之过,教育之伤
公众人物、成功人士对下一代的培养教育,不只是家庭问题,还关乎一定社会责任。
此刻的李双江,一定承受着数倍于普通父亲的煎熬。作为74岁的老人,17岁的爱子继前年无证驾驶、暴力伤人被劳教后,今次涉嫌轮奸案被刑拘,情何以堪?作为知名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,晚年屡因儿子之过向受害者公开致歉、形象受损,委屈谁解? 而那位新闻主角,想来也有“做名人之后难”的委屈。此次涉嫌轮奸而被警方刑拘的同时有5人,但公众注意力与舆论焦点,几乎全聚集在李双江之子身上。如果不是名人之后,何至于引来如此关注和舆论压力?未满17岁的少年,照片、名字被不加处理地发布,成长经历、家庭成员被连根扒出,这样的“社会处罚”是否失于公平、有违法规?
当然,也不得不承认,身为公众人物、成功人士的家庭,被过度关注、消费,甚至引来标签化评价,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。公众人物必然要让渡部分私权空间,社会对他们在孝敬父母、培养孩子、关注公益等方面的社会示范和道德品行,也有更多期许。正因此,公众人物、成功人士对下一代的培养教育,恐怕也不只是家庭问题,还关乎一定社会责任。
作为这些公众人物的下一代,有更好的成长条件。且不说父辈的成功经历是孩子最好的成长教材,单看这些父辈,或是达到一定地位、或是握有一定产业,与普通家庭相比,孩子们往往有条件接受最好教育、见更多世面、有更多成功机会——事实上,这些家庭中走出了无数优秀的下一代。 不过,这种家庭下的教育也需更加慎重。孩子们大多不曾经历父辈成功前的艰苦打拼,倘若只展示“成功效应”,恐怕孩子就会误以为,享受“最好”是天经地义、拥有“机会”是顺理成章,有个“好爹”就万事不愁、遇到批评就斥“代沟”“过时”。没有要不到的东西、没有摆不平的事情,势必会把父亲大名当成嚣张通行证、把炫耀财富视为理直气壮、把无视法律看作勇敢者行动,以致做出种种伤天害理之事,并最终只能害己。而倘若父辈在财富聚敛的过程中有不道德、不正义的成分,在权力的运行中存在违规、犯法,这样的“言传身教”,后果则更加危险。
教育的失败,对孩子来说,是极端不负责;对家庭来说,将带来悲剧;对社会来说,不仅有损公共形象,还易引发群体对立——诸多“坑爹”个案所以升级为社会热点,就与其中夹杂身份、暴力、嚣张等元素有关。更何况,他们所处的时代,还需要纾解阶层分化的心结、搭建社会信任的桥梁。
几年前,李双江夫妇接受媒体访谈,说到培养孩子,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:不会过高要求孩子,不期望孩子人生多“成功”,只愿他快乐、自由地成长,有点个性、带点叛逆也是天性。这样的教育观本身并无错,甚至是对传统功利教育的突破和进步。然而,今天再看,应该引起“这一代”更多思考:当“成功”有了更丰富平实的内涵、社会对新生代价值取向与人生选择有了更多尊重、家庭有条件提供更好成长环境时,如何不去误导、松懈引导?在培养价值观、树立是非观、增强道德感方面,我们为孩子、为社会做了什么、该做什么?
义昌垮桥,有力回应
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回应能力,表面上看取决于危机处置的应对技巧,实质上决定于对权力来源的认识程度。 河南连霍高速公路义昌大桥垮塌现场,终于通车。自1日垮塌后,救援善后还在紧张进行。不过,事故引出的另一起“舆论次生灾害”,也悄然发生。
先是政府方面初步调查认定事故原因,系“非法生产、装载、运输烟花爆竹等情况”,招致一些群众“推卸大桥质量问题”的质疑;接着,当地媒体报道此次事故时,因过多表扬各级领导积极组织救援、少了对遇险车辆和遇难者的信息提供,引发网友一片嘘声。
过去相当长时期,一些地方对“出事”的第一反应,就是“瞒”与“捂”。随着中央对“瞒报”现象的零容忍,加上互联网传播新格局,“瞒”绝无可能,“捂”亦此路不通,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转变思维“热回应”,值得肯定。义昌大桥垮塌后,省市两地的现场救援快速有力,信息发布也称得上“早报”、“多报”,然而,还是让自己陷入了信任困境。个中原因值得深思。 群众期待怎样的“回应诉求”?一起事故发生,生命逝去、亲人悲痛,让人揪心,此时尤需相关部门在回应时能换位思考、设身处地,与民意同频共振。若只是急于表白地方领导如何处置得力、“家属情绪稳定”,甚至早早宣布事故“与工程质量无关”,不仅难以对接群众的信息饥渴和情感诉求,恐怕还会引起反感,引发负面猜测。
以此次义昌大桥垮塌为例。最初的“烟花元凶说”所以引来质疑,一是超出人们的常识认知,二是确有结论过快而失于草率之嫌。“7?23”动车事故发生时,有关部门早早宣称“雷电造成”,国务院调查组长达一年多的调查认定系责任事故;而在云南巧家爆炸案中,被当地公安局局长“敢以仕途担保”的“嫌疑犯”赵登用,事后证实“是爆炸案受害人之一”……这些教训告诫我们:事故处置不当,回应不准确,仓促定性不仅容易发生错误、引爆舆情,还可能让事故真实原因被掩盖遮蔽,最终造成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。这也正是为什么,中央领导一再强调突发事故要“早报事实,慎报原因”的深意。
必须承认,一些事故发生确有不可思议处,一些问题也确实复杂曲折。但越是不可思议,越要证据充分有力;越是情况复杂,越要分清轻重缓急,既需要对大家最为关心的伤亡信息多一些权威发布,又要对事故原因的认定谨慎科学。当然,并非调查时间越长才叫“科学严谨”,关键在于,结论能否经得起科学检验、历史考验?事故原因公布时能否摆脱“有结论无论证”的简单灌输?公众的疑点,能否得到更有力的解答?否则,在义昌大桥的烟花小概率原因与时有发生的“桥脆脆”、“路垮垮”现象面前,公众难免有自己的倾向。
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回应能力,表面上看取决于危机处置的应对技巧,实质上决定于对权力来源的认识程度。如果把百姓“放在最高位置”,就会更加关切百姓的痛感、忧心群众的顾虑;如果明白“让人民监督权力”,就会直面事故疑点、及时发布信息;如果铭记“安全责任重于泰山”,就会组织力量对每一起事故进行负责任的调查,汲取教训,避免悲剧再发。
每一起公共灾难的发生,既是当地救援善后力量的一次检验,更是对政府回应能力的一次考验。